來源:《金融科技知識圖譜》
關聯詞:移動支付、消費金融、消費者征信、企業征信、替代數據、個人信息保護、數據代理商、社交網絡
普惠金融(Inclusive Finance)也被稱作包容性金融,最早由聯合國于2005年提出。普惠金融強調通過加強政策扶持和完善市場機制,使邊遠貧窮地區人群、小微企業和社會低收入人群能夠獲得價格合理、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,不斷提高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。
普惠金融的主要特征如下:
一是逐步涵蓋整個金融體系和全部人群。如世界銀行將普惠金融定義為:“在一個國家或地區,所有處于工作年齡的人都有權使用一整套價格合理、形式方便的優質金融服務?!苯鹑诎萋撁耍ˋlliance for Financial Inclusion, AFI)認為:“普惠金融是將被金融體系排斥的人群納入主流金融體系?!?/span>
二是內涵豐富。金融包容聯盟認為,普惠金融包括6個核心內容,即金融消費者保護、代理銀行、手機銀行、國有銀行改革、金融服務提供者多元化、數據收集與評估體系。
三是多方參與。從國際到國內,從政府到非政府組織共同推進。國際上正組織研究開發普惠金融指標體系,并要求各國制定國家戰略,明確做出相關承諾。各國也積極推進普惠金融發展。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國家在普惠金融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,取得了可喜的成績。巴西、印度尼西亞、肯尼亞、墨西哥等國的做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。